一年四季,春夏秋冬,气温寒热交替,季节不断变化。
春季阳气渐升,多湿;夏季阳气盛,多热;秋季阳消阴长,多燥;冬季阴盛而阳衰,寒。
人体的生长运化,也随着季节气候而变化,出现春夏生长、秋冬收藏的生机。
春,对应肝,其志为怒,春阳渐升之际,人多烦躁。
秋,对应肺,其志为悲,秋阳逐渐收敛,人易忧愁。
可见,人的身体状况,可因气候时节的变化而改变。
春秋二季,人的心身易于波动,是人体顺应了季节变化的规律。
秋季,五行属金,具肃降收敛之性,其志为悲,有:“忧愁伤感”之意。
为何在春秋二节会出现心情波动?说明了时节与人体运行息息相关。
气候寒热温凉,人体之阴阳,亦当顺应其而变,否则情绪就容易障碍。
其实讲这么多废话,目的就一字:“调”。
预防根本在于“调”,即调整。
调整阴阳,调整作息、饮食等生活习惯。
1、充足睡眠
睡眠,是健康的基础,也是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,这个大家好理解。从没见过一个医生对病人说:回去不用注意休息,这病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。
2、合理饮食
饮食就要消化,如果消化系统不太好,饮食不当,就可造成身体的负担,从而产生疾病。有句成语叫“病从口入”,就是这道理,可见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前提。
3、适当运动
运动是生命活力之源。不运动,身体各组织得不到锻炼,代谢循环就出现障碍,则易得病;但过度运动也不好,可能因太过而损伤身体,所以应动静分明、劳逸结合。
4、调整心情
心为六神之主。心情不好,做什么事也没有动力,所以先调整好心情,做事的效率也提高了。方法很多:看书、听歌、跳舞、爬山、跑步、打球、旅游等等。
(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)